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日前承担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课程改革试点任务,会同同类院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跟岗挖掘生产工单。同时,积极融入“四新”,构建知识技能图谱,开发课程内容,创建数字资源,搭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课程改革及成果共建共享,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探索。
首先,聚焦工作任务,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跟岗。“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课程主要服务于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动车组制动系统制造与运用相关岗位能力培养,具体涉及制动钳工、动车组机械师等7个岗位。经课程改革团队调研论证,课程内容设计为8个模块、23个典型工作任务。课程改革团队先后20余次深入中国中车及各铁路局动车段等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制造与运用企业开展跟岗。
其次,基于课程大纲,生产现场挖掘工单资料。课程改革团队走进生产车间,在全国劳动模范、动车组机械师董宏涛等企业专家的指导下,研究学习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现场研讨工艺流程;在生产线和工位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实践,熟悉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制造、安装调试、维护、检修等操作流程,逐项挖掘典型工作任务实施对应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等工单文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各类故障现象,研讨解决方案。累计梳理汇总工单资料文件114份,为课程及教材内容开发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一是融入“四新”,构建知识技能图谱。在企业跟岗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工单资料,融入动车组制造、运维及检修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构建知识技能图谱,将课程的23个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89个知识技能点。在制动系统安装内容中融入模块化安装新工艺;在制动系统调试内容中融入数字化调试新方法;在制动系统应用与维护内容中融入部件测试、维护及故障分析等新技术;在制动系统检修内容中融入修程修制改革涉及的新标准。
二是精选载体,设计课程教学任务。对标制动钳工、动车组机械师等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岗位工作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将工作任务加工设计为符合学情的课程教学任务,实现了知识技能从现场迁移至课堂,课堂教学内容和生产一线工作内容的高度匹配。同时,将企业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手册转化为学生作业工单,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素质的多维综合评价,确保课程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首先,强化技能培养,开发贴近现场的实践项目。为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确保课程技能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要求的无缝对接,按照“源自一线,贴近现场”的原则,将动车组制动系统单车调试、动车组制动试验、基础制动装置维护、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处理等现场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实训项目,实现教学任务源自真实工作场景,技能训练依托真实生产项目。
其次,再现工作场景,搭建虚实结合的实践平台。按照“部件级→设备级→系统级”的设计思路和“虚实结合”的建设理念,构建了初中高“分层次、模块化、进阶式”的实践教学场景,建设高速动车组制动实训室,校内再现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实训室内划设制动系统调试联动、动车组基础制动装置检修、制动系统电气装置检修、制动系统气动装置检修、制动操作实训等5个区域,可开设实训项目30余个,有效支撑课程“理实一体”教学的开展。
一是细化知识颗粒,分类开发数字资源。为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课程内容,针对不同知识颗粒的特点,按需开发高质量的动画、交互动画、操作视频等多种数字资源。比如,动车组制动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等知识,配套开发二维动画或三维动画,直观展示内部结构和动作过程;制动系统调试、故障应急处置过程等内容,配套录制规范精炼的操作视频,展示操作步骤和流程;制动系统维护与检修等内容,配套开发交互式动画,通过交互操作,及时检测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二是依托云创平台,加快建设数字教材。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依托高教社云创平台,校企共建《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数字化教材。借助平台技术优势,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各类资源巧妙融合,实现了边学、边练、边测,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习者创设了高效便捷的学习平台,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
课程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听、评课活动及在相关专业的试用,实现了“边建、边用、边改”。课程的校企、校校共建共享,既作为校内教育教学资源,又成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的重要载体,为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奠定了基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日前承担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课程改革试点任务,会同同类院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跟岗挖掘生产工单。课程改革团队先后20余次深入中国中车及各铁路局动车段等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制造与运用企业开展跟岗。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依托高教社云创平台,校企共建《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数字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