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习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一批批潜心育人、躬耕教坛的好老师们。我们推出“教师风采”系列,在讲述我校教师治学弘道、刻苦攻关、担当奉献的故事中,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之年再创佳绩注入辽大教师们的智慧和力量。
沈国华现任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电视》期刊常务理事、辽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天津广播电视台党委常委、副台长。从事电视新闻工作30余年,曾先后获得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13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等称号和荣誉。其策划并参与采编的新闻作品先后获得第十一届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创办“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实现民生新闻由小民生向大民生的过渡与提升。
从事电视工作30多年,沈国华教授深感作为高校教师要做好业界与学界联通,切实拉近媒介教育与业界、与实践、与时代的距离,做引领专业与学科发展的“尖兵”。
他提出,办学务求开放,教学务求严谨。他先从选修课、通识课入手,由外向内、由简单到复杂地开展尝试,不断实践着崭新的教学理念。以他所承担的“融媒体传播概论”为例,经过四年的打磨 ,已经形成了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实景实验教学、作品创作和社会实践在内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本科专业课程,目前也已成为新开设的“融媒体影视创作”微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他主持并参与开设的“影视艺术与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与沉浸式艺术”通识课授课效果较好,进一步反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
作为戏剧影视类的媒介教育,面临的两大背景: 一个是全媒体时代 ,这是中央对媒体深度融合所做的全局性的精准判断与战略布局;一个就是新文科建设,需要突破门类学科和专业的圈层 ,进一步实现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 。为此,沈国华教授提出“一切+”和“+一切”的方法与路径 。“一切+”就是“固本培元,面向未来”。所有的学科、专业、课程都要朝向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 ,实现完型重塑;所谓的“+一切”,就是“技术驱动,引领未来”。学术与科研要顺应数智时代影视艺术发展的新技术、新手段、新变化,充分体现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创新。他将这些看法和认识,先后以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年会专题论坛、《辽宁大学学报》、中国电视艺委会高峰论坛《中国电视》特刊上发表。
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努力实践影视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创新。他承担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规划“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中的“东北亚语言交流译配中心”项目、“辽宁电视剧勘景平台”项目等。建立“感知智能实验室”,探索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影视本体研究的交叉融合新路径。积极推进戏剧与影视类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完型与重塑,切实拉近教学与学术同实践的距离、同业界的距离、同时代的距离。目前,这个实验室已成为覆盖本、硕、博不同教育层次的人才培养实验基地。
沈国华教授积极构建“四个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凸显办学特色和影响力。“一节”,即沈阳国际青年影像节,目前已举办七届,进一步凸显“地域化、国际化和智能化”的特色,已成为覆盖专业和学科所有领域的实践支撑,展示了我校人文之美,教育之美,不断提高了办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一地”,就是辽宁大学影视创作基地;“一室”,就是新维度影像工作室 ;“一片”,就是全类型影视精品创作。目前,学院已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节的评赛中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一批作品在辽宁广播电视台、中国日报新媒体平台播出,实现了由作业到作品——由作品到精品的提升与递进。
他带领学院团队密集赴新华社新媒体工场、凤凰卫视、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辽宁广播电视台等地调研。从中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与科研没有先天的自缘性,必须回应国家意志、社会需求以及时代的发展。他先后举办两届“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影视本体研究”专题论坛,参加第一届并参与主持第二届国内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神经电影学”研讨。
“天辽地大,让我们一起再出发!”——这是沈国华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地申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24届年会的深情誓言。新征程上,他将继续锚定目标、凝心发展,带领学院师生为实现戏剧影视类教育教学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笃行不殆。